2025年06月30日
第02版:要聞 PDF版

織密兒童讀物凈化網(沙潁時評)

□木須蟲

從畫風詭異到暴力恐怖、從語言粗俗到不良舉止,存在不良內容的兒童圖書并非個例。本該是教育工具的讀物為何成了毒物?它們可能會給兒童的身心健康帶來哪些危害?如何才能進行有效治理?(據(jù)6月25日《法治日報》)

兒童讀物中的不良內容如同精神毒藥,侵蝕著孩子們尚未定型的世界觀、價值觀。從暴力血腥的打斗場景到扭曲的性別刻板印象,從怪異恐怖的畫面到錯誤的行為示范,這些毒物正以圖書為載體悄然滲透,無聲無息。

層層織密防毒凈化網,選題策劃是第一道關。出版社應摒棄流量至上的短視思維,組建由兒童心理專家、教育學家、法律專家構成的內容審核團隊。那些以叛逆、獵奇為賣點,實則充斥不良行為的圖書,必須從源頭被攔截。

出版審查構建技術與人工的雙重屏障。AI技術可高效篩查暴力、色情等顯性不良內容,但隱性的價值觀扭曲問題仍需專家仔細識別。評估內容是否引發(fā)恐懼焦慮,是否存在偏見誤導,是否違反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法規(guī)……建立起多學科交叉審核機制,才能讓有毒圖書無所遁形。

進入市場后的動態(tài)評價機制不可或缺。電商平臺應設置強制年齡分級標識,書店劃分適齡閱讀專區(qū)。暢通家長舉報渠道,建立緊急下架響應制度,對反復出現(xiàn)問題的出版機構,應列入行業(yè)黑名單永久禁入。

家長的閱讀指導是最后一道防線。親子共讀并非簡單陪伴,而是價值引導的過程。如,當孩子問“豎中指是什么意思”時,家長及時解釋能阻斷不良行為模仿;又如,在書中出現(xiàn)不當情節(jié)時,通過討論分析幫助孩子建立批判思維等。

凈化兒童讀物是一項系統(tǒng)工程。出版社的選題自律、審查機制的技術升級、市場的規(guī)范管理、家庭的主動篩查,層層濾網交織才能截斷毒物流通。當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繃緊防毒之弦,當社會形成共治合力,孩子們才能在健康環(huán)境中茁壯成長。

2025-06-30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276220.html 1 織密兒童讀物凈化網(沙潁時評) /enpproperty-->